一纸空罐搅动二手平台:消费陷阱下的错与对
2025年9月3日,浙江张女士的育儿生活被一桩离奇的网购经历搅得不得安宁。本想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为两个多月大的爱女寻觅性价比更高的奶粉,却不料,一笔240元的订单,最终送来的竟是21个空荡荡的奶粉罐。这场关于“奶粉”与“奶粉罐”的纠葛,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,网友们纷纷质疑:二手平台上的婴幼儿用品,真的可以放心购买吗?
张女士的女儿自出生起便采用母乳与奶粉混合喂养,所选的德国喜宝奶粉,虽非天价,却也价格不菲。为了精打细算,在嫂子的推荐下,她将目光投向了二手交易平台。据介绍,该平台汇集了许多因购买失误或食用不适而转卖的奶粉,种类繁多,张女士相信定能找到女儿所需的品牌。嫂子口中的“每罐能省大几十块”的诱惑,让她立刻心动。
展开剩余81%果然,在平台上搜索女儿常喝的奶粉品牌,很快就跳出了不少结果。张女士仔细比对后,点进了一个标价240元的链接,这价格比她平时购买的价格着实优惠不少。为求安心,她特地向卖家确认是否为正品。卖家信誓旦旦地保证是正品,甚至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小罐子,并附上了奶粉罐的照片。张女士不疑有他,随即付款下单,卖家也爽快地承诺次日发货。
然而,9月6日,当包裹终于送到时,张女士却傻了眼。箱子比预想的要大,打开后,里面并非她满心期待的奶粉,而是整整21个空空的奶粉罐!她第一时间联系卖家,明确表示自己购买的是奶粉,而非空罐。卖家的回复却如出一辙:“商品详情页写得清清楚楚,卖的是空罐。是你自己买错了,与我无关。”
此时,张女士才懊恼地重新点开商品详情页,这才恍然大悟。原来,页面上赫然标注着售卖的是“奶粉罐”,并附带说明这些罐子可用于制作手工小沙发,或储存五谷杂粮、猫粮狗粮等。卖家坚持认为张女士买错了,不应承担退货责任。然而,张女士情绪激动,坚决要求退货,并直指卖家“卖给别人做假奶粉?”。在盛怒之下,她对卖家出言不逊,卖家随即将其拉黑,彻底切断了沟通的可能。
这21个奶粉空罐,对于急需喂养女儿的张女士而言,毫无用处。气愤之下,她将事情的原委诉诸平台官方客服,请求退款。平台介入后,组织了17位“小评委”进行评议。结果显示,15位评委认为卖家无责,理由是商品说明已明确标注是奶粉罐,是张女士未能仔细阅读。另有两位评委则认为,240元的价格购买21个奶粉罐,确实存在不合理之处。张女士对评委的公正性表示质疑,认为大部分评委都倾向于卖家,事情本身就不合理。
双方就此陷入僵局。由于被卖家拉黑,张女士无法直接沟通,只能通过平台反复申诉。最终,平台赔付了张女士一半的款项,即120元,但张女士仍希望能将这批空罐退还给卖家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她表示愿意承担退货以及往返运费,只求能将这批无用的空罐归还。然而,卖家依旧坚持自己没有过错,并以商品标价240元为由,拒绝退货。张女士则反驳称,同款空罐在市面上单价仅为四五元,240元的价格显然不合理。她还提及,听嫂子说,在农村用安卓手机在该平台搜索,价格会更便宜,而嫂子正是推荐她使用该平台的。
记者尝试联系平台工作人员,对方表示将有专员随后回复。而卖家则态度强硬,表示平台已做出评判,自己并无过错,并要求记者停止骚扰。
此次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。不少网友对张女士在二手平台购买奶粉的举动表示不解,认为其对宝宝健康存在潜在风险。也有网友认为,无论商品为何,买家不想要了,理应支持退货。但有评论指出,二手平台的交易规则与普通电商平台不同,通常不支持“七天无理由退货”,退货需经卖家同意。同时,一些评论中出现的“农村人”、“安卓手机”、“更便宜”等说法,也被解读为带有歧视农村消费者的意味。
真相仍扑朔迷离,双方的沟通细节也未完全明朗。但这场围绕240元21个空罐的争议,无疑给所有消费者敲响了警钟:在二手交易平台上,务必谨慎核实商品信息,仔细阅读说明,切勿因价格诱惑而忽视潜在的风险。究竟谁对谁错,或许在法律和道德的天平上,都有待进一步审视。
(本报道整合了潇湘晨报《女子买奶粉却收到21个空罐子,欲退回被卖家拉黑,记者采访被回复“请不要骚扰我”》以及零度时评《买家以为买奶粉,卖家说卖奶粉罐,律师:商家需履行全面告知的义务!》等相关信息,并进行了内容重构与细节补充。)"
发布于:江西省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