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军不满足小米做跟随者。
文 |动点科技
作者|黄尘
排版|Winnie
本文预计阅读时长6分钟
在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2025年,一场命名与定位的“巧合”,让小米把自己推上了热搜——按照往年的节奏,去年发布的是小米 15,因此今年理应推出小米 16。昨日,小米新机发布,这一代产品确实直接改名为了小米 17,三款机型分别为:小米 17、小米 17 Pro 以及小米 17 Pro Max,命名方式和 iPhone 17 系列无异。
小米17强势对标iPhone17系列今年的小米17自从传出改名的消息,就一直被热议为蹭iPhone热度,网友普遍认为卢伟冰在微博中提到的那句“同代同级地直面iPhone”,才是今年改名的关键因素。面对争议,卢伟冰提前开直播解释,雷军则在发布会里忙着讲技术、摆实力,两人一边小心回应,一边高调造势。
在小米17系列发布会之前,卢伟冰先进行了一次直播,明确肯定新机系列改名不是为了蹭苹果iPhone 17系列的热度。他表示,这次改名主要是从产品方向出发,因为这次小米17系列的升级非常巨大,不止是一代的进步,而是跳跃式进步。
小米17Pro
发布会结束后,有Reddit网友如是评价小米17系列:“看起来不错,但如果我想要背面有屏幕的话,我宁愿选择(三星)Z Flip 7。”“可惜了苹果没造车,要不然小米可以省一大笔设计研发费用。”由此,中外网友对改名一事似乎达成共识。
然而,在更严谨地探讨下,小米17系列的规格与iPhone 17系列还是有着诸多不同。雷军在发布会上反复强调17系列在电池、性能、拍照等方面的优势。比如从外观上看,小米17 Pro 和 Pro Max 最明显的亮点在于背面的额外显示屏,它把承载iPhone 17 Pro上摄像头模组的岛台空间完全利用起来了。这块显示屏有一些有意思的交互式小组件。
这种对标中找差异的策略,背后也有扎实的市场数据支撑。IDC数据显示,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,小米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,仅次于三星和苹果。从具体数据来看,小米在第二季度的全球出货量为4250万台,同比增长0.6%,市场份额为14.4%;苹果出货量为4640万台,同比增长1.5%,市场份额为15.7%。二者已较为接近。
卷芯片是雷军的未雨绸缪尽管锣鼓喧天地宣传新机,但雷军的终极着眼点其实不在手机。
2018 年,小米内部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,停掉了已经做了四年手机 SoC 芯片的研发。雷军对此很惋惜。“队伍缩编,继续做一些小芯片,算是保留了一点火种。”于是小米在ISP芯片、快充芯片、电池管理芯片、信号增强芯片等较好攻克的小芯片领域,继续着自研进程。
雷军昨晚动情地表示:“自研手机SoC只有做最高端,才有一线生机。芯片是小米成功的必由之路。”“芯”病还需要“芯”药医,2021年小米重启造芯,打算花十年时间、至少500亿搞定芯片。但疫情期间,小米业绩连续几年都出现了下滑,然而雷军对造芯这件事异常笃定,即便顶着巨大的投入压力,他还是力主大家迎难而上,不想“小米这家公司为永远失去芯片业务而后悔”。
2025年5月22日,玄戒O1和搭载这颗芯片的手机和平板正式发布。雷军曾发文谈及小米的芯片研发,截至今年4月底,玄戒累计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135亿人民币。目前,研发团队已经超过了2500人,今年预计的研发投入将超过60亿元。
这是一场硬仗。自研一颗全功能SoC的巨大投入和技术壁垒,让小米在早期造芯之路上步履维艰。正是在这种挑战之下,小米选择了一条更为务实和巧妙的路径——“先手机后上车”。
6月27日,博主“数码闲聊站”爆料,小米玄戒 O2 芯片“会考虑上车”,小米自研的四合一域控制器已经在为此而做准备,其表示“看来未来玄戒芯片会在小米汽车、小米手机、小米平板、小米手表等设备全面运用”。
小米想要打造“人车家”生态
虽然雷军昨日没有过多提及玄戒 O2 芯片,但这背后暗含的,是小米在新阶段的生态协同野心。具体而言,小米利用手机作为高频迭代、海量出货的试验田,从解决特定痛点的外围芯片入手,以渐进的方式积累IP、锻炼团队和磨合供应链。这种做法不仅有效分摊了研发成本、降低了试错风险,更重要的是,让其技术在亿万用户手中得到快速验证和成熟,为最终进入开发周期长、认证标准严苛的汽车领域铺平了道路。
这种做法与华为、苹果的芯片布局存在本质不同。华为的芯片战略更多是出于供应链安全和技术自主的战略驱动,旨在构筑从核心SoC到AI计算平台的全栈技术底座,这是一种重资产、长周期的基础投资。而苹果的芯片战略聚焦于为自家封闭生态内的硬件如iPhone、Mac等提供独一无二的性能与体验护城河,追求的是极致的用户体验和利润最大化。
结语从跳代命名引发热议,到玄戒芯片暗藏生态野心,小米17系列的发布,是雷军是对市场与用户认知的一次试探,更是对长远技术布局的一次赌注:其试图用自研的芯片、串联的生态完成高端化的进程。这场更名背后,传达出的是小米营销的话术转变,也是其不满足于做跟随者的战略心声。
本文为动点科技记者原创文章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,如需转载或开白请在后台回复“转载”。
- - - - - - - - END - - - - - - - -
互动话题
你觉得小米17系列跳代命名能助力高端化吗?
快来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吧!
*想要获取行业资讯、和志同道合的科技爱好者们分享心得,那就赶快扫码添加“动点君”加入群聊吧!群里更有不定期福利发放!
精彩好文值得推荐!
一键转发,戳个在看!
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